月度归档:2019年02月

2017以色列约旦——D4安曼到佩特拉Petra

2017.9.29

今日行程:安曼城堡山,开车前往佩特拉(约4小时车程)

有车真的是方便很多很多,因为在各种游记总是看见在安曼打车被坑之事

顺便说一下,琨哥渐渐感觉到,全世界的家乡菜都只有一个——KFC/麦当劳!!因为鬼佬来中国吃不惯汤汤水水也喜欢吃炸鸡,而我们到国外吃不惯各种奇怪的菜式,也想要吃炸鸡汉堡╮(╯▽╰)╭

但是以色列整个境内都没有KFC,所以前一天晚上前往酒店路上,看到一家KFC就两眼放光一定要来吃…

1JD第纳尔≈10块人民币,所以价格基本是一致的噢

早餐的特色菜,侍者很殷勤的端上来,朋友们,没有惊喜,又是豆子!!!

对了当夜在安曼的酒店,还遇到结婚仪式,他们好像是在晚上,非常非常热闹,一路乐器弹奏,歌唱,新娘新郎共舞,看的是非常开心

神奇的安曼城市规划,密集恐惧症慎入。。。

安曼城堡山是老城区的制高点,目前残存的地面建筑包括了罗马时期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伍麦耶时代的艾米尔宫殿群,以及一座拜占庭教堂。

拜占庭教堂

蓄水池

残垣断壁

俯瞰安曼老城,巨大的约旦国旗猎猎飘扬

山下是雄伟壮观的古罗马剧场,如同半个圆环镶嵌在城市中

安曼老城中心也是特别有… 烟火气吧

随处可见的沙威玛,而且旁边的店都关门,好神奇

前往佩特拉的路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无聊,路况挺好,都是柏油路,就是我俩每次遇到检查站,都会被拦下来> < 检查护照3次…

下午到达佩特拉,住在景区门口,佩特拉可前往别住在镇上,因为景点内全靠徒步,所以越近越好。。。但是零食补给最好在镇上完成,景点门口的种类很少,也贵

当晚,吃到了此行最合口味的晚饭,一家很火的餐厅,羊肉炒饭,我的是鸡肉烩饭,妈呀,好吃!

在酒店边上,还遇到了阿拉伯小狗,这边的狗子很厉害,都是瘦长瘦长的,感觉它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在垃圾桶边翻找,希望它好运,阿拉伯的狗。

 

略微轻松的一天,完成~

2017以色列约旦——D3约旦杰拉什

2017.9.28

今天的行程任务繁重,谁知道还遇上此行最大的bug。。。

首先,我们需要还车,eldan这家公司租的,在以色列境内很多网点,价格也合适,服务不错,推荐。前一晚搜好了门店定位,结果第二天去到发现搬…家…了,只好打电话一顿找,多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还上了。

期间,为了满足我没有近距离看到加利利海的愿望,琨哥带我兜风兜到一个奇怪的地方,算是接触了湖水,哈哈,还美其名曰给我拍几张“有艺术感的”照片…

然后,需要打车去北部口岸,过关约旦,前一天晚上听其他游客在酒店问了打车的价格,不便宜,于是决定下载当地的叫车软件Gett,果然很方便,比打车便宜很多,全程无需语言交流,可惜司机完全听不懂一句英文,于是我想让他中途在约旦河洗礼处(耶稣受洗处)的想法也没有实现.

面带微笑,到达关口,并不知道即将面临的bug

在约旦停留三晚以上,是可以办理Jordan Pass的,包括了各大景点的门票,以及签证费用

到了关口,按照指引,就可以过关了(好像隐约记得又交了一点钱)

记得一定要带一点零钱,因为两个关口之间居然需要乘坐巴士,然后还要自己付费..

安检…此刻,我还在嘲笑一个国家的入境安检如此简陋…

然后下一秒,我的行李就被挑选出来了,因为他们发现了DJI的无人机,解释了半天,连中约友好都搬出来了,表明绝对没有其他企图,就是给自己拍照,仍然禁止我携带入境…

不得不说,约旦小哥的态度还可以,还是很和蔼的,把我单独拎出来,先到了一个类似警务室的地方,研究了一番无人机(我带的是Mavic御,尺寸很小),然后写了一张纸条,类似于扣押了XXX东西的意思,然后又把我带去领导办公室,领导看上去有点凶,又继续装可怜,最后大哥的意思说,这个东西不会没收,但是你不能带入境,你如果从这个口岸回来,我们可以把它还给你。

我继续挣扎的问:

可以帮我寄到南部口岸吗?——No;

可以让朋友来取吗?——…可以,但是你朋友要拿着这张纸条;

可以你把电池给拿走,无人机给我带走么?我要从南部出境的,嘤嘤嘤——不行

好了挣扎无望,眼看时间不能耽误,我只能潸然离去…

这个愚蠢的错误,导致了我们后面的行程大更改,本来是计划约旦南部口岸过境回以色列,然后再北行游以色列境内的死海,行程一个很顺利的顺时针;但在权衡无人机的价格和不甘心后,还是决定结束约旦形成到了南部口岸后,搭车回约旦北部口岸,拿回无人机。这样一来四个安排受影响

  1. 以色列死海酒店需要取消 2.约旦南部口岸亚喀巴酒店需要预定 3.还车时间 4.还得找交通工具纵跨约旦,从南到北。  ——还好这些竟然都被我一一解决了

在约旦境内租车选择不多,异地还车的选项也少,来之前又在TripAdvisor做了功课,众多外国游客推荐,找了一家叫做Monte carol的公司www.montecar.com,特别推荐,态度非常好,通过邮件就可以预定,约旦所有的大型连锁租车公司都没有办法做到在Jordan river北部口岸取车,但是它家可以,一开始我以为是它家有个网点。看到邮件才发现,是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把车开到 Jordan Valley Crossingon(这个crossing我一开始没明白是啥意思,等我们当天到那,才发现指的是村庄的十字路口> <,实在是太可爱了)可惜没有跟这位身穿蓝衣服的胖爷爷拍个照片,在烈日下的路边举着牌子等我们打车从口岸过来(打车其实只要几百米,但是垄断了,所以都得打车从口岸出来到村子里)

进入约旦,这就特别精彩了…

图片来自于我在车上拍摄的录像截屏…虽然以色列境内并不是什么发达的高楼大厦,但也算是干净整洁,但是一到约旦,感觉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尘土飞扬,垃圾成堆,街上到处是围观的小孩子,路边全是钢筋仍然支离未完工的房子(后来才知道,如果不封顶,就不收税,所以大家住在屋子里,也不会把顶盖完,哈哈哈,人民的智慧啊!)

导航也很流弊,在这种狭窄的路上一直让我们右转,转入各种非常可疑的小路,笑死我了

左拐右转再三看导航,终于。。。离开了镇上,走上了山路/国道,哈哈哈哈

这个国道也真的是很经典,全是砂石路,我不禁感慨,在不久之前没有导航的年代,这些地方真是没有办法自驾的吧。。。

我们带着各种惊叹,翻山越岭,风尘滚滚,开往今天的目的地:杰拉什Jerash

在途中还停留在一个偏远小镇的小卖部卖水,被好多很可爱的小朋友围住

然后到了杰拉什,走错了路,误入人家的集市,被各种堵塞跟围观…

杰拉什是约旦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之一,公元前1600多年,就有人居住,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远征时期,就是罗马人安置他们马其顿老兵的地方,始最鼎盛时期,杰拉什是罗马远东地区最大的一个行省城市、中东四大名城之一。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的瓦解,杰拉什开始没落了,此后在不同王朝的统治中沉浮,公元九世纪后,地震的打击,居民迁徙,古城荒废了,被黄沙淹没。直到1806年德国一位旅行家的到来才偶然发现了遗迹。

看介绍说,杰拉什遗址比土耳其的efes还大,但难道是记忆出现偏差了吗?我觉得efes是壮观多了

入口正门

城墙内就是硕大的斗兽场,但是由于天气实在是太太太炎热,我们真的是颓于翻看介绍,竟然没有走进去看一看

远眺宙斯神庙

残破的古建筑,宫殿,石柱,剧场,广场,斗兽场,街道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罗马广场又叫椭圆形广场(Oval Plaza),相当壮观。大约建于公元110年图拉真时代。

穿过椭圆广场,便进入了800米长的卡尔廊柱街,是由街道两旁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得名;还人叫它“加冕大道”,说它是为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巡游而建的。因为太热太累,我们并没有走到顶端,惭愧…> <

大剧院

在台上高歌一曲,会放大十倍的回应,每年的杰拉什音乐节也在这里举行,好赞的形式

约旦街头最多的:石榴汁

完成这一天的行程,继续开车到安曼,夜宿首都。

今天的行程回看以后,也有一个需要反省的地方,这两年的出游都特别随意,除了大致定好行程和景点,完全没有做攻略,都是随时用手机查,对于将要去往的地方缺乏基础了解,今后要游历这样历史意味浓厚的地方,最好还是先做一下功课,有了初步了解,才不会发生到了觉得太累太热不想继续探索的偷懒想法,这个部分的工作以后就交给琨哥了…加油!

2017以色列约旦——D2拿撒勒+戈兰高地

2017.9.27

今天继续北上,前往拿撒勒和戈兰高地

拿撒勒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意义重大,这里是耶稣基督的故乡。福音书中描述他的父母圣母玛利亚和木匠约瑟夫住在这里。 在拿撒勒,天使长加百利到玛利亚那里告诉他她将因圣灵怀孕,所生的是救世主 ,耶稣在降生后以就是在这里长大。所以这里圣诞节的时候是无比的热闹。

不得不说谷歌地图真是很厉害,拿撒勒旧城小路各种蜿蜒,而我们竟然还找到了一个停车场,离圣母报喜堂很近。

拿撒勒是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首都”,七成居民为穆斯林,三成为基督教徒。临近周末时,就有很多阿拉伯人结束工作或学习回到拿撒勒的家中,阿拉伯人总是给我一种凶凶的感觉,所以街边的小吃我都没敢去买> <

圣母报喜堂,是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天主教传统认为这里是天使加百列报喜的地点

教堂正立面就讲述了报喜这个故事:最顶上是青铜的耶稣像,他左下的浮雕为拿着白百何的天使加百利,右下为白百何象征的圣母玛利亚。底下是四福音使徒马太、约翰、马可、路加。门楣上用拉丁文刻着“道成了肉身,居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 1:14)

进入大门后院子右侧能看到个马赛克画廊,挂着世界各地送来的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圣母像,一共有43幅

这是来自中国的,送子观音哈哈哈

教堂内为两层结构,上层作为拿撒勒教区教堂可举行大型弥撒,祭台后面是非常精美的大幅壁画

教堂内主要的光源就是这个五十米高的白色穹顶,在外部实际上是个灯塔,象征世界之光。仰头看穹顶,又是一朵倒着的白百合,四周是他国赠送的圣母艺术作品。

通向上层教堂的旋转梯

下层则显得神秘幽静,中央是一个洞窟和四周环绕的教堂遗迹,洞窟就是信徒们认为玛利亚的家。祭台边上有块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地板。

无处不在的彩窗,上面都有雕刻图像

圣母玛利亚雕像

来拿撒勒的很多基督徒旅游团,无比虔诚,对于我们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感触,但是他们却在每个景点前驻足许久。

不远处就是希腊东正教的圣母报喜堂,天主教跟东正教的区别,其实我也没有搞得很清楚,查阅资料如下: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第一次内部分裂始于公元330年,这一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随着帝国一分为二,以罗马为根据地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总部的东方教会也逐渐分道扬镳。在西方教会大发展的时期,东方教会却迎来了穆斯林的挑战。7世纪中期,崛起穆斯林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二的拜占庭领土,伊斯兰军队曾两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在外地的压力下,东方教会在教义及圣象的观点上,与西方教会分歧渐大。

1054年7月16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一次礼拜仪式上,罗马教宗宣布将君士坦丁堡牧首逐出教籍,君士坦丁堡牧首也还以颜色,宣布开除罗马教宗。东西方教会分裂成西方的天主教和东方的东正教,史称“大分裂”。

拜占庭帝国日渐衰落,东正教向天主教求助,未曾想到十字军东征的最后竟然是天主教自己人将君士坦丁堡洗劫一空… 最终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了拜占庭,将东正教最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改建成了清真寺。而后才有部分东正教徒北上俄罗斯继续发展

东正报喜堂非常小,比起天主教的报喜堂,显得很寒酸

这个是著名的Mary’s well,这个现代重建的取水槽在旧水槽遗址上,取自一处地下泉水,是拿撒勒小村子最重要的水源。东正教会认为这里是天使来报喜时,圣母玛利亚正在打水的地点。

刚才也说过西方教会跟东方教会的一大分歧就在于,东方教会认为穆斯林之所以战无不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画先知的圣象,于是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下令捣毁帝国境内所有圣象,这一举动造成跟西方教会的大分裂。 所以在东正教的教堂里,耶稣是以壁画,图像的形式存在,而天主教教堂里,耶稣大多以雕塑的形式存在。

话说拿撒勒依山而建,整个城区像个碗状结构被山围着,坡度极其陡峭,城中的路也很狭窄,而大家开车开得飞快,真的是很佩服大家的技术

我真的是非常庆幸自己租了一个非常小巧的KIA,没有像在冰岛那样组个SUV,因为全以色列都基本都是这类型的车,经济适用估计还是次要,重要的是道路确实很考验技术,哈哈

大家停车各显神通

这个坡绝对有40°,然而大家还要停在狭窄的路边… 我们尝试了半天也没有成功,只好开到山顶一个平坦的地方。

 

结束了拿撒勒,我们需要在下午15:00之前途径提比利亚赶到戈兰高地,因为那边晚了就会关闭,也没有那么好的视线了。

开着小车,一路狂奔,边吃薯片,开心。

前方就是加利利海,说是海,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湖,很漂亮

前往戈兰高地也不是个容易的事,首先导航上的golan heights是一个区域,并没有一个点可以导航,所以建议导航Annan coffee,这是山顶一个咖啡厅,这是浏览了好多游记的结论,我真聪明。

一路上很精彩,首先基本没有自驾车,我们很孤独的开着,而且不断越过雷区的警告,路遇坦克大队,以及正在演习中的军队

 

视频很精彩,可惜放不了,蜿蜒而上的戈兰高地

别的地方拖车上都是轿车,在这里拖车上都是坦克

我们的小车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坦克日夜不停的突突突的在演练

查阅资料。科普一下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以边界处的一块狭长山地,是叙、以争夺的战略要地。戈兰高地居高临下,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湖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这里的降水量是中东地区最高,以色列40%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加利利海,而且还蕴含巨大的石油、风能资源,除去战略位置的独特,这些自然资源,可能才是以色列政府一直在戈兰高地归属权上如此执着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戈兰高地隶属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1941年独立后的叙利亚拥有戈兰高地主权。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叙利亚开始在戈兰高地修筑军用工事。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戈兰高地,但这一举动没有得到国际组织的承认。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联合约旦等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这一天是犹太人的安息日,在伊斯兰斋月期间。在安息日,以色列全国都不工作,同时避免使用武器、电子器材、引擎、通讯设施等,道路交通也会停止,以色列处于战备最脆弱状态。由于事先准备不足,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守军以50辆坦克抵抗阿拉伯500辆坦克,进行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坦克大战,以色列军人几乎全部阵亡。虽然后来局势逆转,以军取得胜利,但牺牲惨重,当年的战场,被称为眼泪谷。

2011年叙利亚危机开始后,国内陷入长期的内战(非政府军背后撑腰的主要是伊朗,还有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以色列作为邻国也面料压力,双方开始相互炮轰,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我们今天到的地方属于以色列境内戈兰高地的非军事区,是1974年,在联合国斡旋下,叙以双发达成的协议,建立的军事隔离区,称为“脱离接触”,由联合国部队驻扎于此,负责监督双方停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来看一眼的原因,总是出现在国际新闻中的名字,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整个中东争夺的战场,一提起总是想起战火纷飞,如今也已平静多年

通往本塔尔山顶的沿路两边,是用坦克残骸制作的有趣的造型

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巴格达,安曼,感觉戈兰高地位于中东世界的中心…

曾经是以色列军队的战壕工事早已拆除了枪炮,仅有几个保持战斗姿态的士兵模拟战斗的场景

昔日的眼泪谷现在是一片片葱郁的农田,还有几个基布兹村庄,远处就是叙利亚

这里距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天气晴朗时,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地和天然屏障,谁控制了戈兰高地,谁就控制了主动权。

联合国驻军,话说这个Leica的光圈真的很难把握… 导致前几天的片子一直偏暗

远处的黑门山

游客到此一游照

我感觉吧,联合国军人整天在这里无聊死了,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游客找他们合影并且聊天,哈哈,一个来自瑞士,一个来自加拿大,每天的任务就是观测叙利亚那边的交火情况

这位的迷彩裤,靴子,完美融入了人家队伍…

战壕内部

 

游览完毕,山顶喝了碳酸饮料,心满意足的赶回提比利亚,今天晚上住宿在这个湖畔小城,明天即将启程约旦。

行走江湖最让琨哥头疼的估计是食物,中东地区的食物分为两派,1.地中海沿岸的以各种豆子为原料的食物;2.阿拉伯世界的各种沙威玛

今晚我们估计是在提比利亚最繁华的大街… 哈哈哈

走遍了都没有看得顺眼的食物

以一个沙威玛结束劳累的一天~ (对面吃的是pasta,天哪这位童鞋仍然没有吸取冰岛的教训,继续点了意面,我都不想上图了,全是各种cheese堆叠的意面,可怕),我们的晚餐时间一般是各种传图,P图,因为跟中国有6个小时时差,所以晚饭时,国内差不多都夜晚12点了,最后的黄金时间,赶紧发朋友圈呀~

BTW酒店的早餐的肉类大多都是这样的…各种熏鱼腌鱼,我最怕了 > <

提比利亚是个美丽的小城,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提比利亚是耶稣传教的舞台,充满神迹的圣地,如“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八福山上巧论道”等等。

但是我们对宗教没有特别的研究,所以也就没有安排这些景点,不会觉得遗憾,只是时间还是太紧张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