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9年02月

2017以色列约旦——D11 特拉维夫

2017.10.5

今天是在以色列的倒数第二天,也是最后一站,特拉维夫

没有特定的目的,就是在海边走走,太过随意什么景点也没安排,还是挺后悔的,至少应该去去拉宾广场,跳蚤市场,雅法老城里多逛逛。

如果说耶路撒冷是严肃而苦难的宗教圣城,而特拉维夫就是充满热情的艺术之城,中东的基都,哈哈

离开耶路撒冷,在租车行租了车,准备自驾到特拉维夫,第二天直接在机场还车。

事实证明在特拉维夫自驾真的不容易,因为非常难找停车位… 后面会说到

今天是安息日,还算幸运,在最后一天遇到安息日,所有的商铺都不开门。准备晚点回来多拍拍照片,却都一直忘记了,我们住在雅法老城区,楼下就是最热闹的街区,酒吧等等,但是因为安息日的原因,也很安静了

雅法老城乱逛

海边

满沙滩的gay与les,还有文艺青年

还有特别多非常可爱自由的狗子

收腹准备…

拍的一点儿也不满意~

长在建筑物里的树

闲逛了一个下午,夕阳西下,在港口边找了一家餐厅吃饭

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貌似以色列所有的餐厅服务员,全都是男性

又来了…没有一个是我们点的 ╮(╯▽╰)╭,全是配菜,鹰嘴豆泥,各种逗你,香料,各类泡菜,面饼

点的烤鱼,好吃好吃

还有一个烤茄子也很不错,感觉这是11天全程,吃得最好吃,最健康的一次(没有油炸…)

饭后红茶及甜到不要命的点心

港口的游艇

然后我们沿着港口继续闲逛,看到一艘游船在招揽生意,好像是出海环游1小时,百无聊赖的我们最后5秒钟,跳上了正准备开出的游船

地中海的晚霞,超级美

路边卖艺的艺人与大黑狗

我们住宿旅店的天台

在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结束中东之旅,信息量巨大的旅行,值得回忆很久很久。而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和死海一定是会再来的地方。

这里应该是一个水井,拍下它并不是因为多么著名的景点,而是我们前一天因为找不到停车位,将车子停在这个建筑的旁边,虽然地上画着残疾人停车的标志,但是旁边所有的车都这样停,也没有任何标志,于是我们顺理成章的挤在别人旁边…

结果就是,第二天早晨来取车,旁边的车全都不见了,让我们的挡风玻璃赫然一张巨大的罚单

盛惠1000以色列谢克尔!(约2000人民币),我们真的错了,泪流满面

而且还因为是安息日的原因,全城都没有地方交罚款,顺便想感慨,希伯来文真可怕,完全无法分辨正反,手写体更是天书一般。

到了车行,也没有办法帮忙交罚款,如果从预授权里扣,还需要收取滞纳金和手续费,没办法,在回到广州了,我又各种招人,在几千公里之外,把我惦记着的这份罚单给交了,做一个守纪律的世界公民,这个教训真深刻了~

 

结束整个以色列约旦的行程,总共应该是13天,时隔一年半再回想写游记,仍然是那么历历在目,虽然辛苦,但是全程充满了惊艳,无论是约旦的奇幻自然,还是以色列的厚重历史,都是值得一再回味的旅行。

下一次再来,一定要做好功课,多读几本书,期待重游。

 

2017以色列约旦——D10 巴勒斯坦 伯利恒Bethlehem

2017.10.4

今天要前往的地方也是重磅

伯利恒Bethlehem,耶稣的出生地,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交界,著名的巴以隔离墙所在地

“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隔离墙”……,曾经多少次,这样的字眼总是隔三差五地出现在网络上或电视里,如今它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被一个个犹太人定居点分隔的七零八落的。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原来像个肾的形状,是整体连成一片的,经过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机不断占领巴勒斯坦地区,构建犹太人定居点,完整连片的土地逐渐被以色列蚕食成今天这个样子,约旦河西岸只剩下五个城市。

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南10公里,虽然只有25万左右的人口,但它却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举足轻重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诞生地,这座城市以穆斯林为主,但却是拥有巴勒斯坦第二大的基督徒社区。

在大马士革门外的公交站可以搭乘公车前往伯利恒,记得告诉司机在check point需要下车

公车一路只有我们俩人和一对欧美老夫妇,想起一会需要打车到山顶马槽广场,于是跟他们沟通好一会一起拼车,果不其然,通过了检查站后,一群的士小哥就围上来坐地起价,仗着人多,我直接砍价一半,这位德国老爷爷不仅伸手给我点了个赞,╮(╯▽╰)╭,原来夫妇俩是德国人,老爷爷已经在以色列待了很多年,20年前来过伯利恒,这次是带太太一起来游玩。

希望到了70岁,我们还有精力自助游

目前伯利恒的进出口通道全部由以色列所控制,日常行政则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进入伯利恒时,还很紧张以为是严格安检,手机相机都没敢拿出来,结果发现空无一人,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乳洞教堂,这里是耶稣一家曾避难的乳洞圣迹。约瑟带着全家逃去埃及时,曾在这里躲避希律的追杀,玛利亚滴落的乳汁,把石头变成白色。

最具盛名的“圣诞教堂”

内部在装修

从一个小楼梯下去便是最著名的伯利恒之星洞,这是圣诞教堂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但今天的马槽已经是一块大理石圣坛,它象征最初的马槽意义,上面还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这些银星的标记着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

我们没有去,因为狭窄的入口排了有上百人,都是虔诚的朝圣者们,十分壮观。

圣诞教堂check,决定步行下山,去巴以隔离墙

city center…

还蛮干净的街道

google地图也有不好用的时候,因为并没有一个地点叫“隔离墙”-_-|

找来找去,原来就在不远处

约旦河西岸的“巴以”隔离墙始建于2002年6月。自2000年以色列强人沙龙上台后,巴以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放弃了同巴勒斯坦的合作,转而采取与巴勒斯坦“物理隔离”的策略来维护自身安全,隔离墙计划由此诞生。2002年4月,沙龙政府正式批准了将以色列本土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隔开的隔离墙计划。2002年6月起,以色列开始沿1967年前边界线兴建高8米、长约700公里的隔离墙,到2005年基本建成。隔离墙由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电网、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并由以色列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隔离墙基本实现了与巴勒斯坦脱离接触的初衷,却将整个约旦河西岸被分成3个相互隔离的区域,北部为纳布卢斯、杰宁、盖勒吉利耶和拉姆安拉,南部为希伯伦、伯利恒,第三个区域是位于约旦河谷的杰里科。为修建隔离墙,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强行摧毁了上百栋的房屋,影响到几十万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近万人流离失所成为了难民。

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很堵心,700公里的蔓延,3/4层楼的高度…

这一副很有名,

这位持枪的巴勒斯坦女战士,是Leila Khaled,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成员,参与了1969年对环球航空的劫机,是第一位参与劫机的女性,她说自己命令机长飞过海法好让她看见自己的出生地,此事件最终没有伤亡因为他们的目标并不在飞机上。

这幅作品和右上角被隔离墙围起来的圣诞树,都是艺术家BLU创作的。原型是美联社战地记者艾迪·亚当斯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为巴勒斯坦起到了很强的宣传作用。

回来才意识到,并没有找到班克西那副著名的和平鸽…而且隔离墙旁有家班克西开的酒店The Walled Off Hotel(恶搞Waldorf Hotel),竟然也没有进去看,果然是感冒在身心不在焉的旅行者…

这些涂鸦常常在变,只有经典的那几幅,大家可能怀有更高的崇敬而不敢覆盖吧

附近的房子倒是很整洁豪华呢

橄榄树,整个以色列都是这样的植物

回程,拍了很多照片

回程的这一段简直是脏乱差,如同进入集中营的路…

现在已经没有人检查了

回到城中~~

耶路撒冷的发达程度比巴勒斯坦实在是强太多了

著名的大卫王酒店

最后还去了橄榄山,远眺耶路撒冷

体力不支,没怎么探索,回酒店休息了,出门在外,再次强调,健康第一重要。。。

话说我们在耶路撒冷的三天,正值犹太教住棚节,很热闹

这个节日,举家出行,把枣椰树、番石榴和柳树的枝条捆一起握在一手,香橼握在另一手中。使用者两手分开摇动,说特别的祝福语

在以色列,住棚节既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的祖先走出埃及,进入迦南后漂泊不定旅居棚屋的四十年,也是为了感恩上天赐予以色列丰富的地产作物,为人民带来安稳的生活和保障,对以色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天即将进入安息日,我们的时间节点真是碰巧安排得非常巧妙了。

至此结束了耶路撒冷的游览,感觉不够,城区很多地方都没有探索,以后一定会再来的

2017以色列约旦——D9耶路撒冷Jerusalem

2017.10.3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羊皮卷《塔木德》

在今天的世界上,几乎不会有第二个地方,如此紧密地连结了尘世和神圣;连带把诸神之争以及人类历史上一切的统一、分裂、冲突、和解,如蛛网一般编制在一起。在地理和经济上,耶路撒冷都不显得那么引人注目;但对过去几千年中的无数人来说,它就是神圣之城、世界中心。哪怕它曾经两度被彻底摧毁,23次被围困,52次遭遇攻击,44次被占领或夺回。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一次耶路撒冷,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魔力。

有一点遗憾就是由于琨哥感冒,精神不好,很多地方都没有细细走到,以后一定还会再来的。

从我们酒店穿过一片花园,就到了雅法门Jaffa Gate,最高处即是大卫塔

话说第一次穿过这个花园,我就闻到了不可描述的味道,还跟琨哥说,哇难道在这圣城圣地,还有再外面野战的吗?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味道是两侧这些茂密的植物散发出来的,石楠花的味道,搜素一下你就懂我在说什么…

雅法门进入老城区入口,是亚美尼亚区,犹太姑娘们都喜欢随身携带超小型的书/圣经。

整个耶路撒冷老城被划分为四个区

一直觉得很奇怪,四个区三个都是宗教来划分,为什么冒出一个亚美尼亚?查询了一些资料后,得到的结论:

亚美尼亚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全民皈依基督教的民族之一,不过从5世纪中就和基督教的主流分道扬镳,一直到现在都独立在其他主流教派之外,属于他们国家自己的教会,不隶属于梵蒂冈或者东正教等教会。
从那时起就开始有亚美尼亚人来耶路撒冷朝圣,其实当时在圣地这里,就是谁来得早谁就能占据更多地盘。所以现今在基督教认为最神圣之地——圣墓教堂里面,除天主教、东正教等大教派外,亚美尼亚教派也占了不少地盘。

雅法门进入后直走,穿过亚美尼亚区的商铺和居民地

亚美尼亚民族看来不怎么讲究卫生-_-|,比后面的犹太人居住区垃圾多了不少

这是位于犹太区一个平台,观赏哭墙全景的最佳位置

哭墙是男女严格分开的,由右边绿色的栅栏阻隔。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墙上的缝隙里塞满了许愿的纸条

男士进入哭墙区域祈祷必须佩带犹太教小帽子,而正统犹太男人在做正式祈祷时,要准备好两个装着“圣书”语录的小羊皮袋子,一个戴在头上,另一个捆在手臂上,身上披一件特制的披肩。

犹太少年满13岁,要举行成年礼,很是一片欢乐的气氛

一家人的合影,犹太人真是大家族

结束哭墙的游览,我们穿过基督教区,前往圣墓大教堂。

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这苦路的终点。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没有办法感受深刻,但是全世界各地的信徒,都在此虔诚朝拜

圣墓大教堂外景,因为基督教主要分为七个教派,为瓜分圣墓教堂的各个财产争端不断。于是奥斯曼三世在1757年颁布皇家公文,命令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徒,都必须“维持现状”,教堂内每一钉子、蜡烛、石头都登记在案,分归各个教派所有,还有些是共管区。

戏剧性的是,颁布维持现状那天,刚好希腊正教教会的梯子放在属于亚美尼亚教派的窗户外,就是教堂主入口上方右侧二层窗户旁的那把梯子,依据维持现状的规定,没有所有教派的一致同意,、任何一派、不可移动、更改、重置圣墓教堂内没有明确归属权的任何物件,也包括这把梯子,这便导致了无人有权移动这把梯子,形成了这个历史僵局。(至今已经150年)

苦路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第十四站,位于圣墓大教堂圆形大厅的中央,这就是耶稣圣墓的所在。根据《圣经》记载,在耶稣下葬3天后人们在距这里不远的大卫王衣冠冢上面的“最后的晚餐”楼两次见到了耶稣显灵,于是便打开圣墓查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人们便就此认定耶稣复活了。

教堂的正门大厅是苦路的第十三站,这里有一块膏油石,叫做“涂油礼之石”,是一块蔷薇色的石灰岩板,当时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就被放在这块石头上。耶稣在被埋葬之前,在这块石头上被浸满血、沉香、抹药以及圣母玛利亚的泪水。非常多的朝圣者跪在这里,亲吻石板,感受最真切的主的气息,甚至在这里痛哭得不可自已。

从圣墓大教堂出来,我们准备走一下耶稣的“苦路”,但是匮于知识的浅薄和宗教的信仰缺乏,云里雾里,也没有仔细研究

美美的不知道是哪里

老城区随处可见的以色列大兵

穆斯林区

老城区其实很拥挤,很多旅游团专门来这里重走苦路,回头翻看,竟然一张合影都没有拍

穆斯林区的出入口,大马士革门

中午,休息了一下,决定下午前往圆顶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在伊斯兰教中的神圣地位,更关键的是它对于一段更加久远和复杂的宗教文明历史的记录和承载,按照《圣经》记载,阿克萨清真寺所坐落的圣殿山最早是犹太人的圣地,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王在摩利亚山上修建了犹太人的第一圣殿。此后的几千年间,巴比伦人,波斯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穆斯林,十字军,奥斯曼帝国,无数次的攻占,毁灭与重建,最终在1516年,奥斯曼帝国统御巴勒斯坦,作为一个伊斯兰政权,奥斯曼人掌管圣城4个世纪。而今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又掌控在以色列人的手里。

圆顶清真寺位于圣殿山,圣殿山在就在西墙的后面,有很多门可以进入,但是非穆斯林只能从西墙旁的摩尔之门进入,其实是一个木制的桥,需要进过严格的安检。

就在我们到达的前3个月,2017年7月,在圣殿山外,就有以色列警察遭枪击身亡,以色列随即封锁了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禁止穆斯林前往礼拜,看似平静的圣城,宗教信仰的冲突仍然不断

木桥需要排队很久,如果是穆斯林,可以从其他入口进入,但是需要考察古兰经背诵,各种宗教礼仪,以验证身份

木桥俯瞰哭墙

匆匆一瞥清真寺,由于我们穿着短袖,忘了带围巾遮盖,被赶出来了… 想着又要重新排队,于是我们放弃了 ╮(╯▽╰)╭

继续从大马士革门走出老城

这边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满大街都是烤肉,小商贩

从城外绕大圈回到雅法门,耶路撒冷老城和新城的分解,雅法门一侧是犹太人的聚居地,会干净很多